康舒上半年EPS 1.05元 將回台投資25億元擴高階產品研發及產銷
康舒上半年EPS 1.05元 將回台投資25億元擴高階產品研發及產銷。(資料照)
電源供應器廠康舒第2季合併營收52.67億元,較前季成長2.5%,較去年同期成長10.4%,毛利率回升至15%,稅後純益5億元,每股稅後純益0.97元;累計上半年合併營收104.07億元,年成長22.1%,稅後純益5.43億元,每股稅後純益1.05元。
康舒表示,為了降低中美貿易戰風險及配合客戶要求,且秉持根留台灣、佈局全球的企業策略,於7月19日獲經濟部審核,通過回台投資計畫新台幣25億元,資金將用來增建淡水廠新廠房及提高淡水總部廠區高階產品研發與產銷比重,也可望帶來近1300個本國就業機會。
另外,6月28日淡水廠區之火災,初步預估受損金額1.4億元,公司有足額保險,但由於理賠涉及災害鑑定及公證查勘理算等作業,依會計公報相關規定,須先提列災害損失,保險理賠則須待確定時方能認列收入。
康舒指出,預計擴建的淡水總部廠區,亦受惠於政府新公告「新市鎮特定區實施整體開發前區內土地及建築物使用管制辦法」,放寬淡海新市鎮限建規定,預計10月開始興建,2020年第4季完工投產,2021年進入量產;屆時將全面導入智慧化生產線,大幅貢獻營收及獲利水準。
康舒表示,由於消費性電源業績明顯增長,如智慧家庭、電競、IoT、監控系統電源等﹔工業用電源則因為邊緣運算、雲端資料中心、人工智慧與大數據應用普及化,大幅帶動市場規模與客戶訂單需求。
除電源本業外,康舒近年來在綠電版圖斬獲亦多,包括佈局太陽能電廠,也爭取到台電智慧電表標案,且與知名電動機車廠合作切入換電站的電源管理系統。另外,與國際知名電動車公司合作開發之電源新產品,市場需求和推進成果超越預期。
太陽能發電案場部分,受惠新今年公布之太陽能躉購電價優於預期,康舒加速廣建案場,累計已得標(含建置中及營運中)總發電量已逾100MW,並自設海外研發中心,開發高瓦特數太陽能雙向逆變器、智慧化能源管理系統,全方位整合電力服務平台。
燃料電池電源部份,隨著國際重要客戶在全球市佔率快速攀升,康舒計畫在台擴增產能,帶動硬體電源產品業績逐年攀高,目前除電源產品外,亦加入系統組裝之業務。康舒將以具有前瞻應用技術的工業5G、GPU,以及高階消費性及醫療性電源為主軸,展現康舒在宏觀科技生態系的前瞻技術發展動能。
康舒指出,綜觀2019年下半年,全球經濟成長可能放緩,而國際政經情勢瞬息萬變,客戶對零組件在地化生產的需求,將持續提升台灣供應鏈之產能;公司對此已提前做好因應,將同步擴大台灣及菲律賓廠區產能,持續以精實製造為目標,分散全球製造基地產銷風險,且加速導入產線智慧自動化以降低成本,持續進行組織優化及集團資源整合,以擴增獲利成長動能。
康舒表示,為了降低中美貿易戰風險及配合客戶要求,且秉持根留台灣、佈局全球的企業策略,於7月19日獲經濟部審核,通過回台投資計畫新台幣25億元,資金將用來增建淡水廠新廠房及提高淡水總部廠區高階產品研發與產銷比重,也可望帶來近1300個本國就業機會。
另外,6月28日淡水廠區之火災,初步預估受損金額1.4億元,公司有足額保險,但由於理賠涉及災害鑑定及公證查勘理算等作業,依會計公報相關規定,須先提列災害損失,保險理賠則須待確定時方能認列收入。
康舒指出,預計擴建的淡水總部廠區,亦受惠於政府新公告「新市鎮特定區實施整體開發前區內土地及建築物使用管制辦法」,放寬淡海新市鎮限建規定,預計10月開始興建,2020年第4季完工投產,2021年進入量產;屆時將全面導入智慧化生產線,大幅貢獻營收及獲利水準。
康舒表示,由於消費性電源業績明顯增長,如智慧家庭、電競、IoT、監控系統電源等﹔工業用電源則因為邊緣運算、雲端資料中心、人工智慧與大數據應用普及化,大幅帶動市場規模與客戶訂單需求。
除電源本業外,康舒近年來在綠電版圖斬獲亦多,包括佈局太陽能電廠,也爭取到台電智慧電表標案,且與知名電動機車廠合作切入換電站的電源管理系統。另外,與國際知名電動車公司合作開發之電源新產品,市場需求和推進成果超越預期。
太陽能發電案場部分,受惠新今年公布之太陽能躉購電價優於預期,康舒加速廣建案場,累計已得標(含建置中及營運中)總發電量已逾100MW,並自設海外研發中心,開發高瓦特數太陽能雙向逆變器、智慧化能源管理系統,全方位整合電力服務平台。
燃料電池電源部份,隨著國際重要客戶在全球市佔率快速攀升,康舒計畫在台擴增產能,帶動硬體電源產品業績逐年攀高,目前除電源產品外,亦加入系統組裝之業務。康舒將以具有前瞻應用技術的工業5G、GPU,以及高階消費性及醫療性電源為主軸,展現康舒在宏觀科技生態系的前瞻技術發展動能。
康舒指出,綜觀2019年下半年,全球經濟成長可能放緩,而國際政經情勢瞬息萬變,客戶對零組件在地化生產的需求,將持續提升台灣供應鏈之產能;公司對此已提前做好因應,將同步擴大台灣及菲律賓廠區產能,持續以精實製造為目標,分散全球製造基地產銷風險,且加速導入產線智慧自動化以降低成本,持續進行組織優化及集團資源整合,以擴增獲利成長動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