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C:消費者隱私意識抬頭 AI消費性產品發展增變數

MIC:消費者隱私意識抬頭 AI消費性產品發展增變數。(示意圖) MIC:消費者隱私意識抬頭 AI消費性產品發展增變數。(示意圖)

隨著家用智慧裝置的全球銷售率逐漸提高,消費者隱私權保障議題,也成為社會大眾關注的焦點。根據資策會產業情報研究所(MIC)的觀察,智慧科技應用與消費者隱私權界線的衝突已經浮上檯面,在各國的隱私權法規,逐漸朝著嚴格方向制定發展之際,也導致許多AI產品開發廠商,開始採取觀望的態度。資深產業分析師葉貞秀表示,隱私權議題的發酵,將對AI消費性產品的市場發展造成影響,未來品牌業者要如何爭取消費者的信任度,是項艱鉅的挑戰;而臺灣廠商雖然以硬體開發設計為主,衝擊相較品牌大廠並非首當其衝,但仍需持續觀察歐洲市場的擴展受限,是不是會對臺灣廠商的訂單造成影響。

近期AI消費性產品引發消費者憂心的案例,是Amazon遭到美國媒體揭露,國內的執法機關可以透過Amazon提供的Neighbors Portal工具,取得警告訊息及張貼有關安全與犯罪事件的通知;其語音助理產品Echo也被證實,當Amazon接受使用者要求刪除錄音檔後,卻仍然保留轉換錄音檔內容的文字檔,做為提供AI學習的資料,且沒有明示資料保留期限。資策會MIC資深產業分析師葉貞秀指出,一般家用監控攝影機,可依照客戶要求的儲存期限刪除,但具備事件偵測與辨識等AI功能對於資料蒐集的需求較高,若國際大廠針對消費者的隱私權保障存在漏洞,將降低一般消費者對智慧化產品的信任與採購意願。

為保障消費者隱私,歐盟率先於2018年實施一般資料保護法(GDPR),限制企業使用歐盟居民個人資料的範疇,而美國加州隱私權法(CCPA)也將在2020年實施,消費者將有權得知企業所搜集的個人資訊、刪除該資訊,同時了解個人資訊是否被出售或洩漏等。資策會MIC資深產業分析師葉貞秀認為,國際大廠雖然期望能盡可能蒐集更多的消費者數據來升級服務,但隨著消費者意識逐漸抬頭,未來不經同意即運用使用者資料甚至提供第三方使用的做法,將為未來AI消費性產品與市場發展埋下隱患。

訂閱必聞電子報


加入必聞網好友 必聞網紛絲頁

新聞留言板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