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軌國際 中聯資力推國內轉爐石循環經濟
接軌國際 中聯資力推國內轉爐石循環經濟。(廠商提供)
中聯資表示,「循環經濟」基本的理念是從一個搖籃到另一個搖籃(From Cradele to Cradele),以及將原本的廢棄物轉化為其他產品的原料(Waste is Food),使資源得以不斷的循環再利用。傳統的線性經濟,或俗稱拋棄型經濟,即從自然界開採原料,透過加工製成產品及使用後,直接掩埋或焚燒相比較,循環經濟盡可能延長產品的生命週期,並在生命週期結束時透過回收、重新製作或再加工等方式,將其再造為可利用資源,以極大化資源使用效率。
一貫化作業煉鋼廠製程,係將自然界的鐵礦砂、焦炭及石灰石加入高爐冶煉成鐵水,再將鐵水加入轉爐後,以純氧吹煉產出鋼液及熱熔碴,熱熔碴再經冷卻、安定化、破碎、磁選及篩分等製程產出轉爐石。轉爐石除了經第三方公正實驗室檢測,證實其無害性符合國內法規標準外,另委託成功大學永續環境科技中心進行美國(MTCLP)、荷蘭(BMD)及日本溶出試驗,確認轉爐石之長期穩定性及環境安全性亦符合國際標準。
轉爐石產品主要化學成分為氧化鈣、氧化鐵、二氧化矽及少許氧化鋁、氧化鎂等,除成份與天然砂石相近外,亦具材質堅硬、形狀方正及與瀝青結合力佳等優點,故世界先進國家皆積極進行轉爐石資源化再利用,其中日本主要應用於道路佔33%,其次為土木工程佔30%,另4%應用於水泥。
此外,韓國25%轉爐石回收作為煉鋼原料使用,另65%應用於道路、土木工程,水泥原料、製磚及粒料等。另,美國約有50%煉鋼爐石應用於道路基底層及面層粒料,另近25%作為填築用途。
歐盟國家部分,整體有將近50%的煉鋼爐石用於道路建設,其他則作為水泥原料及水利工程等用途,像德國約有25%煉鋼爐石應用於道路建設、20%使用在便道工程, 20%用於填築等大地工程。上述各國之應用實績在在顯示,轉爐石確實為可再利用的資源。
至於海事工程方面,日本及荷蘭等皆有利用轉爐石進行填海造陸的案例,不僅創造國土,增加土地資源之利用,並可減少外海抽砂量,降低對海域生態之衝擊。
目前中聯資源公司亦積極接軌國際,於國內大力推動轉爐石循環經濟,藉由轉爐石高硬度、高耐磨性等特性,來做為砂石的替代料,不但運用於綠色工程,也應用於瀝青混凝土路面,增加道路耐久性與安全性。舉例來說,目前中鋼集團產製之轉爐石已實際鋪築於高雄市中山及沿海路、台南市中華西路等道路,並屢獲公共工程獎項肯定,帶動公共道路工程品質的提升。
在循環經濟及永續發展的潮流下,世界先進國家在轉爐石應用之成效及經驗證實,轉爐石之資源特性可替代很多天然材料。中鋼集團每年產出之轉爐石副產物約160萬噸,中聯資源公司將陸續呈現轉爐石成功案例與實績在國人面前,除實踐政府循環經濟政策外,也創造產業健全發展與環境保護之雙贏局面。
一貫化作業煉鋼廠製程,係將自然界的鐵礦砂、焦炭及石灰石加入高爐冶煉成鐵水,再將鐵水加入轉爐後,以純氧吹煉產出鋼液及熱熔碴,熱熔碴再經冷卻、安定化、破碎、磁選及篩分等製程產出轉爐石。轉爐石除了經第三方公正實驗室檢測,證實其無害性符合國內法規標準外,另委託成功大學永續環境科技中心進行美國(MTCLP)、荷蘭(BMD)及日本溶出試驗,確認轉爐石之長期穩定性及環境安全性亦符合國際標準。
轉爐石產品主要化學成分為氧化鈣、氧化鐵、二氧化矽及少許氧化鋁、氧化鎂等,除成份與天然砂石相近外,亦具材質堅硬、形狀方正及與瀝青結合力佳等優點,故世界先進國家皆積極進行轉爐石資源化再利用,其中日本主要應用於道路佔33%,其次為土木工程佔30%,另4%應用於水泥。
此外,韓國25%轉爐石回收作為煉鋼原料使用,另65%應用於道路、土木工程,水泥原料、製磚及粒料等。另,美國約有50%煉鋼爐石應用於道路基底層及面層粒料,另近25%作為填築用途。
歐盟國家部分,整體有將近50%的煉鋼爐石用於道路建設,其他則作為水泥原料及水利工程等用途,像德國約有25%煉鋼爐石應用於道路建設、20%使用在便道工程, 20%用於填築等大地工程。上述各國之應用實績在在顯示,轉爐石確實為可再利用的資源。
至於海事工程方面,日本及荷蘭等皆有利用轉爐石進行填海造陸的案例,不僅創造國土,增加土地資源之利用,並可減少外海抽砂量,降低對海域生態之衝擊。
目前中聯資源公司亦積極接軌國際,於國內大力推動轉爐石循環經濟,藉由轉爐石高硬度、高耐磨性等特性,來做為砂石的替代料,不但運用於綠色工程,也應用於瀝青混凝土路面,增加道路耐久性與安全性。舉例來說,目前中鋼集團產製之轉爐石已實際鋪築於高雄市中山及沿海路、台南市中華西路等道路,並屢獲公共工程獎項肯定,帶動公共道路工程品質的提升。
在循環經濟及永續發展的潮流下,世界先進國家在轉爐石應用之成效及經驗證實,轉爐石之資源特性可替代很多天然材料。中鋼集團每年產出之轉爐石副產物約160萬噸,中聯資源公司將陸續呈現轉爐石成功案例與實績在國人面前,除實踐政府循環經濟政策外,也創造產業健全發展與環境保護之雙贏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