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握後疫情經濟契機 產官學共商臺灣大健康產業超前布署
掌握後疫情經濟契機 產官學共商臺灣大健康產業超前布署。(生技中心提供)
生技中心日前籌辦【疫情引發新思維與契機:如何落實臺灣防疫長期實力-從產業出發】線上論壇,請政府與產業高層進行交流研討,替疫後的大健康產業發展,找出契機與方針,讓臺灣生技產業在後疫情時代能夠趁勝出擊。
生技中心表示,隨著疫情擴散全球,各國經濟均受到強烈衝擊,「後疫情時代」所要面對的新經濟模式已成為各界關注的議題,而與防疫最直接相關的生技醫藥產業,更應快速掌握臺灣在此波疫情而向全球揭示的公衛與醫療能量,以及對於當前全球生技產業供應鏈開始翻轉的時刻,臺灣需要再一次超前布署。
前副總統陳建仁應邀致詞表示,「審慎以對、迅速應變與超前部署」的台灣模式是這次臺灣能夠面對全球嚴峻新冠肺炎疫情,贏得各國掌聲的重要原因,除了2003年SARS的經驗,加上政府與產業齊心合力應用資訊科技軟實力與口罩製造的硬實力,同時中研院、國衛院、生技中心等研究機構與各大醫學院及產業界主動積極投入在檢驗試劑、疫苗與藥品的研製,接連有展獲與階段性成果。
生技中心董事長涂醒哲在第一場政策研討時表示,台灣下一步要作的,就是向世界各國展現我們不只衛生醫療一流,生物科技產業也可以讓先進國家信任及依賴。尤其,各國政府已體認到公衛醫療用品不可缺乏的戰略物資,絕對不能過度依賴單一國家,臺灣政府與產業須快速掌握此一商機,開啟台灣「大健康產業,千載難逢」的先機。
衛福部次長何啟功也分享本次COVID-19運用資訊與大數據分析之防疫科技,包括在入境系統設下邊境檢疫、以電子圍籬及疫止神通的追踪作到了社區防疫,也因應疫情設立了健保電子轉診平台及透過健保特約醫療院所對居家隔離及居家檢疫者提供視訊診療的遠距照護。
此外,在此次新冠病毒的篩檢快速整合P3等級實驗室,病毒解碼、病毒株與臨床檢體收集,建立研究網及資料庫以配合防疫產品的研發所需,啟動專案核准製造法規(類似美國EUA)加速檢驗試劑、醫用口罩、隔離/防護衣、體溫計等醫療器材建立專案核准及輔導機制,也產出人類冠狀病毒國家標準品套組製備,為國內之病毒診斷試劑進行效能評估以利產品研發及上市,有關國人最關注的疫苗也預先研擬研發上市的加速策略,以能配合研發進度早日讓疫苗上市提供國人使用。
何啟功對於後疫情之產業契機,則規劃出跨部會發展防疫科技的科技研發生態鏈,透過法規調適推動生物資料庫擴大應用、媒合產業與醫療機構合作加強新治療標的探索、強化臨床試驗中心量能、提升審查效率,為讓防疫科技能落實產品上市及產業發展,也提出技術支援平台的建置,包括:國家級人體生物資料庫整合平台、國家級病毒庫、國家級抗體庫,串連BSL2等級合約實驗室以提供防疫科技產品的試驗與驗證服務,要以國家層級積極來推動。
經濟部次長林全能指出,整合是加快防疫產品開發的重要關鍵,口罩國家隊結合工具機廠商、原料廠商及口罩製造商超過80家齊力一心,終讓產能逐漸提昇至每日2000萬片,不僅提供國人所需更陸續運抵美、歐及新南向國家,「Taiwan Can Help」為臺灣在外交拉出亮點。
而因應後疫情時代趨使傳統醫療模式與醫療環境重組,運用遠距醫療、穿戴式裝置、數位感測監控分析進行診斷、處方,提供零接觸的整合性醫療服務需求將大幅增加,遠距、精準、智慧將是未來醫療的新模式。
經濟部也預備透過明年即將到期的生技新藥產業發展條例作大幅度的調整,特別規劃出對產業有incentive的優惠機制以對產業發展產生鼓勵與支持力道,更將透過駐外經濟組、外貿協會、生醫推動小組積極主動鏈結國際產官學研醫機構等,藉由國內外線上或實體的推播,如國貿局建構「醫療照護線上展覽館」,擴大國際廣宣,以「臺灣品牌」國家隊意象及臺灣防疫實力推動頂尖產品或服務技術輸出國外行銷全球。
中研院院長廖俊智表示,中研院的辨識新冠肺炎病毒(SARS-CoV-2)蛋白質的單株抗體群已招商技轉中;國衛院與中研院合成「瑞德西韋」、生技中心合成「法匹拉韋」都有階段性成果。而疫苗是各國防疫的重要解方,中研院候選疫苗進入動物實驗;國衛院胜肽疫苗及DNA疫苗已有初步結果,並可望於年底前進入臨床試驗,中研院作為國家級的研究單位亦會配合政府持續強化科技防疫量能,以作為產業發展的前導。
生技中心執行長吳忠勳指出,疫情這段期間所產生的科技爆發力也是驚人的,台灣研究單位及產業的實力亦在此時充分展現,這股力量應再聚集起來以在疫情後布建出利於台灣發展的產業格局。
生技中心表示,隨著疫情擴散全球,各國經濟均受到強烈衝擊,「後疫情時代」所要面對的新經濟模式已成為各界關注的議題,而與防疫最直接相關的生技醫藥產業,更應快速掌握臺灣在此波疫情而向全球揭示的公衛與醫療能量,以及對於當前全球生技產業供應鏈開始翻轉的時刻,臺灣需要再一次超前布署。
前副總統陳建仁應邀致詞表示,「審慎以對、迅速應變與超前部署」的台灣模式是這次臺灣能夠面對全球嚴峻新冠肺炎疫情,贏得各國掌聲的重要原因,除了2003年SARS的經驗,加上政府與產業齊心合力應用資訊科技軟實力與口罩製造的硬實力,同時中研院、國衛院、生技中心等研究機構與各大醫學院及產業界主動積極投入在檢驗試劑、疫苗與藥品的研製,接連有展獲與階段性成果。
生技中心董事長涂醒哲在第一場政策研討時表示,台灣下一步要作的,就是向世界各國展現我們不只衛生醫療一流,生物科技產業也可以讓先進國家信任及依賴。尤其,各國政府已體認到公衛醫療用品不可缺乏的戰略物資,絕對不能過度依賴單一國家,臺灣政府與產業須快速掌握此一商機,開啟台灣「大健康產業,千載難逢」的先機。
衛福部次長何啟功也分享本次COVID-19運用資訊與大數據分析之防疫科技,包括在入境系統設下邊境檢疫、以電子圍籬及疫止神通的追踪作到了社區防疫,也因應疫情設立了健保電子轉診平台及透過健保特約醫療院所對居家隔離及居家檢疫者提供視訊診療的遠距照護。
此外,在此次新冠病毒的篩檢快速整合P3等級實驗室,病毒解碼、病毒株與臨床檢體收集,建立研究網及資料庫以配合防疫產品的研發所需,啟動專案核准製造法規(類似美國EUA)加速檢驗試劑、醫用口罩、隔離/防護衣、體溫計等醫療器材建立專案核准及輔導機制,也產出人類冠狀病毒國家標準品套組製備,為國內之病毒診斷試劑進行效能評估以利產品研發及上市,有關國人最關注的疫苗也預先研擬研發上市的加速策略,以能配合研發進度早日讓疫苗上市提供國人使用。
何啟功對於後疫情之產業契機,則規劃出跨部會發展防疫科技的科技研發生態鏈,透過法規調適推動生物資料庫擴大應用、媒合產業與醫療機構合作加強新治療標的探索、強化臨床試驗中心量能、提升審查效率,為讓防疫科技能落實產品上市及產業發展,也提出技術支援平台的建置,包括:國家級人體生物資料庫整合平台、國家級病毒庫、國家級抗體庫,串連BSL2等級合約實驗室以提供防疫科技產品的試驗與驗證服務,要以國家層級積極來推動。
經濟部次長林全能指出,整合是加快防疫產品開發的重要關鍵,口罩國家隊結合工具機廠商、原料廠商及口罩製造商超過80家齊力一心,終讓產能逐漸提昇至每日2000萬片,不僅提供國人所需更陸續運抵美、歐及新南向國家,「Taiwan Can Help」為臺灣在外交拉出亮點。
而因應後疫情時代趨使傳統醫療模式與醫療環境重組,運用遠距醫療、穿戴式裝置、數位感測監控分析進行診斷、處方,提供零接觸的整合性醫療服務需求將大幅增加,遠距、精準、智慧將是未來醫療的新模式。
經濟部也預備透過明年即將到期的生技新藥產業發展條例作大幅度的調整,特別規劃出對產業有incentive的優惠機制以對產業發展產生鼓勵與支持力道,更將透過駐外經濟組、外貿協會、生醫推動小組積極主動鏈結國際產官學研醫機構等,藉由國內外線上或實體的推播,如國貿局建構「醫療照護線上展覽館」,擴大國際廣宣,以「臺灣品牌」國家隊意象及臺灣防疫實力推動頂尖產品或服務技術輸出國外行銷全球。
中研院院長廖俊智表示,中研院的辨識新冠肺炎病毒(SARS-CoV-2)蛋白質的單株抗體群已招商技轉中;國衛院與中研院合成「瑞德西韋」、生技中心合成「法匹拉韋」都有階段性成果。而疫苗是各國防疫的重要解方,中研院候選疫苗進入動物實驗;國衛院胜肽疫苗及DNA疫苗已有初步結果,並可望於年底前進入臨床試驗,中研院作為國家級的研究單位亦會配合政府持續強化科技防疫量能,以作為產業發展的前導。
生技中心執行長吳忠勳指出,疫情這段期間所產生的科技爆發力也是驚人的,台灣研究單位及產業的實力亦在此時充分展現,這股力量應再聚集起來以在疫情後布建出利於台灣發展的產業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