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C【Z世代調查一】:五成隨時隨地滑手機 48.3%持Apple手機
MIC【Z世代調查一】:五成隨時隨地滑手機 48.3%持Apple手機。(資料照)
Z世代(18~26歲)為熟悉科技與社群媒體的數位原生世代,其偏好與消費習性是科技與文化創意產業發展的重要參考依據。資策會產業情報研究所(MIC)調查臺灣成年的Z世代網友,從其裝置使用偏好、消費與理財習慣分析族群樣貌與消費行為,發現Z世代有高度連網需求,近五成隨時隨地都在划手機,且對手機品牌的偏好高度集中於Apple;針對消費與理財習慣,Z世代對於以金錢換取便利的服務接受度高,有利於業者進一步開發與培養付費習慣,另外,多數Z世代透過銀行存款理財,股票與其他工具近三成。
調查Z世代的裝置偏好,可發現Z世代有高度連網需求,近半數用戶習慣隨時隨地滑手機,其次為有空檔才滑(41.9%)與下班/放學才使用(8.7%)。資策會MIC表示,Z世代對手機品牌偏好高度集中於Apple(48.3%),其次依序為三星(17%)、ASUS(8.8%)、OPPO(7.8%)與小米(5.2%),持有手機除外的裝置中,以筆電(72.4%)比例最高,高於桌機(44.3%)與平板(36.4%),顯示Z世代對於行動上網的高度需求。持有的遊戲機中,比例以Switch居冠(15.8%),其次依序為Wii/Wii U(12.8%)與PlayStation系列(10.7%)。
資策會MIC指出,Z世代最常付費的前五大數位服務,依序為線上購物(72.3%)、線上訂票(54.5%)、美食平台外送(54%)、線上訂房(38.4%)與線上購書/租書/訂閱雜誌(32.8%)。產業分析師吳柏羲表示,半數以上的Z世代願意付費於線上購物、線上訂票與美食平台外送服務,顯示Z世代對於「以金錢換取便利」的消費模式接受度高,建議業者思考是否發展更多主打便利的服務模式,同時持續強化使用者體驗,培養Z世代付費習慣。
資策會MIC調查顯示,在疫情過後,Z世代最願意付費的消費類型為美食旅遊(49%),遠超過第二名的電影院(14.6%),以及其他如運動健康(8.6%)、數位遊戲(7.5%)、現場展演(6.9%)等消費,其中,女性(57.3%)在美食旅遊的願意付費比例高過男性(40.7%),男性在運動健康(11.5%)與數位遊戲(11%)付費意願遠高於女性(分別為5.7%與4%)。
除了消費習慣,資策會MIC也觀測Z世代的理財模式,超過半數Z世代以銀行存款(52%)作為最主要的理財工具,22.4%選擇股票、3.8%選擇購買外幣,另也有5.2%無理財習慣。產業分析師吳柏羲觀察,多數Z世代仍習慣偏向保守的理財方式,由於Z世代熟悉資訊軟硬體操作的特性,調查顯示仍有近三成願意嘗試其他理財管道,且不同性別也顯示出差異,六成以上女性主要透過銀行存款,男性僅有四成,且男性在其他理財工具比例高於女性,投資管道相對更多元。
調查Z世代的裝置偏好,可發現Z世代有高度連網需求,近半數用戶習慣隨時隨地滑手機,其次為有空檔才滑(41.9%)與下班/放學才使用(8.7%)。資策會MIC表示,Z世代對手機品牌偏好高度集中於Apple(48.3%),其次依序為三星(17%)、ASUS(8.8%)、OPPO(7.8%)與小米(5.2%),持有手機除外的裝置中,以筆電(72.4%)比例最高,高於桌機(44.3%)與平板(36.4%),顯示Z世代對於行動上網的高度需求。持有的遊戲機中,比例以Switch居冠(15.8%),其次依序為Wii/Wii U(12.8%)與PlayStation系列(10.7%)。
資策會MIC指出,Z世代最常付費的前五大數位服務,依序為線上購物(72.3%)、線上訂票(54.5%)、美食平台外送(54%)、線上訂房(38.4%)與線上購書/租書/訂閱雜誌(32.8%)。產業分析師吳柏羲表示,半數以上的Z世代願意付費於線上購物、線上訂票與美食平台外送服務,顯示Z世代對於「以金錢換取便利」的消費模式接受度高,建議業者思考是否發展更多主打便利的服務模式,同時持續強化使用者體驗,培養Z世代付費習慣。
資策會MIC調查顯示,在疫情過後,Z世代最願意付費的消費類型為美食旅遊(49%),遠超過第二名的電影院(14.6%),以及其他如運動健康(8.6%)、數位遊戲(7.5%)、現場展演(6.9%)等消費,其中,女性(57.3%)在美食旅遊的願意付費比例高過男性(40.7%),男性在運動健康(11.5%)與數位遊戲(11%)付費意願遠高於女性(分別為5.7%與4%)。
除了消費習慣,資策會MIC也觀測Z世代的理財模式,超過半數Z世代以銀行存款(52%)作為最主要的理財工具,22.4%選擇股票、3.8%選擇購買外幣,另也有5.2%無理財習慣。產業分析師吳柏羲觀察,多數Z世代仍習慣偏向保守的理財方式,由於Z世代熟悉資訊軟硬體操作的特性,調查顯示仍有近三成願意嘗試其他理財管道,且不同性別也顯示出差異,六成以上女性主要透過銀行存款,男性僅有四成,且男性在其他理財工具比例高於女性,投資管道相對更多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