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振榮捐贈名下台積電持股之股息予陽明交通大學、交大思源基金會 盼帶動校友響應 建立有效利用捐助的新機制
施振榮捐贈名下台積電持股之股息予陽明交通大學、交大思源基金會 盼帶動校友響應 建立有效利用捐助的新機制。(資料照)
宏碁集團創辦人施振榮1日與陽明交通大學、交大思源基金會共同簽署意向書,將捐贈名下500張台積電股票的現金股息,為期五年,期滿經同意得再繼續執行五年,以支持陽明交大推動「喜馬拉雅計畫」。施振榮表示,希望藉此抛磚引玉,並建立有效利用捐助的新機制。
陽明交大今年2月1日正式合校後,整體能量提升很多,校友們也提出「喜馬拉雅計畫」,由施振榮與前校長張懋中及現任校長林奇宏擔任共同召集人,並由校友林行憲擔任執行召集人。施振榮表示,喜馬拉雅計畫以促成陽明交大成為〝偉大大學〞為願景,希望在半導體、人工智慧與物聯網、智慧醫療三大領域占世界領先地位。
林奇宏校長表示,感謝施學長拋磚引玉捐贈股票,透過股票捐贈以及研究成果專利(IP)授權回饋機制,可為學校建立永續的支持資源。這樣的良性循環,將更有效鏈結產業與學術界,並對社會產生具體影響。
施振榮是交大大學部第一屆畢業生,畢業後並就讀交大電子研究所。他表示,由於沒有出國念書,交大畢業後因此有機會碰到台灣電子產發展的契機,當時並與交大校友一同創業,1976年創辦宏碁公司。
施振榮指出,「引水思源」是交大的精神,校友回饋母校更是傳統。此次捐贈500張台積電股票的現金股息(以目前台積電配發之現金股息估算,首年現金股息約550萬元,預期將會逐年增加),用以支持陽明交大委由交大思源基金會積極投入推動喜馬拉雅計畫。
他認為,台灣科技產業能有今日舉足輕重地位,關鍵在早期政府重視理工人才的培育,加上政府長期投入教育資源,這是針對隱性價值的長期投資,再配合政府高科技產業及科學園區的政策,才使台灣在科技領域的能量能發揮。
面對國際競爭激烈,施振榮表示,除了他所倡議推動的「產學共創」外,為促進國家重點領域產學合作及人才培育的創新,教育部也已通過產學合作及人才培育創新條例,希望企業與政府攜手投入資源。
他指出,喜馬拉雅計畫將配合教育部推動的創新條例,建立產學共創機制,培養教授及學生在產學合作的過程中,協助產業界解決具挑戰性的課題,由產學聯手,深化教研成果,使學校研發能量與效益最大化,並對產業和社會產生具體影響。
此外,喜馬拉雅計畫也建立研究成果的回饋機制,將授權獲利回饋給喜馬拉雅計畫專款專用,以此讓資源循環生生不息,創造價值。
施振榮強調,透過「產學共創」希望在五至十年可以建立起生生不息的「小循環」機制,才能與政府投入三、五十年在教育研發的「大循環」相互配合,以發揮綜效,進而讓所投入的資源可以回收。
他並指出,此次捐贈台積電股票的現金股息,是希望不動用「母金」(指台積電股票),藉由捐贈股息讓喜馬拉雅計畫能有永續的支持資源。此外,未來透過產學共創所資助的新創事業,一旦成功就有股票回饋學校的機制,如此有助資源持續擴大,讓計畫的預算來源可生生不息。
施振榮也提醒,過去因教育研發多是由政府投入的大環循資源,對於如何有效用利用資源的管理較寬鬆;但未來有企業的資源加入,企業是以「投資」的觀念來評估計畫的有效性,這有賴大家改變思維,建構一個鼓勵容錯、勇於嘗新、負責任的新機制,有效利用預算並講求成效,才能讓小循環所投入的資源在五到十年後開花結果。
陽明交大今年2月1日正式合校後,整體能量提升很多,校友們也提出「喜馬拉雅計畫」,由施振榮與前校長張懋中及現任校長林奇宏擔任共同召集人,並由校友林行憲擔任執行召集人。施振榮表示,喜馬拉雅計畫以促成陽明交大成為〝偉大大學〞為願景,希望在半導體、人工智慧與物聯網、智慧醫療三大領域占世界領先地位。
林奇宏校長表示,感謝施學長拋磚引玉捐贈股票,透過股票捐贈以及研究成果專利(IP)授權回饋機制,可為學校建立永續的支持資源。這樣的良性循環,將更有效鏈結產業與學術界,並對社會產生具體影響。
施振榮是交大大學部第一屆畢業生,畢業後並就讀交大電子研究所。他表示,由於沒有出國念書,交大畢業後因此有機會碰到台灣電子產發展的契機,當時並與交大校友一同創業,1976年創辦宏碁公司。
施振榮指出,「引水思源」是交大的精神,校友回饋母校更是傳統。此次捐贈500張台積電股票的現金股息(以目前台積電配發之現金股息估算,首年現金股息約550萬元,預期將會逐年增加),用以支持陽明交大委由交大思源基金會積極投入推動喜馬拉雅計畫。
他認為,台灣科技產業能有今日舉足輕重地位,關鍵在早期政府重視理工人才的培育,加上政府長期投入教育資源,這是針對隱性價值的長期投資,再配合政府高科技產業及科學園區的政策,才使台灣在科技領域的能量能發揮。
面對國際競爭激烈,施振榮表示,除了他所倡議推動的「產學共創」外,為促進國家重點領域產學合作及人才培育的創新,教育部也已通過產學合作及人才培育創新條例,希望企業與政府攜手投入資源。
他指出,喜馬拉雅計畫將配合教育部推動的創新條例,建立產學共創機制,培養教授及學生在產學合作的過程中,協助產業界解決具挑戰性的課題,由產學聯手,深化教研成果,使學校研發能量與效益最大化,並對產業和社會產生具體影響。
此外,喜馬拉雅計畫也建立研究成果的回饋機制,將授權獲利回饋給喜馬拉雅計畫專款專用,以此讓資源循環生生不息,創造價值。
施振榮強調,透過「產學共創」希望在五至十年可以建立起生生不息的「小循環」機制,才能與政府投入三、五十年在教育研發的「大循環」相互配合,以發揮綜效,進而讓所投入的資源可以回收。
他並指出,此次捐贈台積電股票的現金股息,是希望不動用「母金」(指台積電股票),藉由捐贈股息讓喜馬拉雅計畫能有永續的支持資源。此外,未來透過產學共創所資助的新創事業,一旦成功就有股票回饋學校的機制,如此有助資源持續擴大,讓計畫的預算來源可生生不息。
施振榮也提醒,過去因教育研發多是由政府投入的大環循資源,對於如何有效用利用資源的管理較寬鬆;但未來有企業的資源加入,企業是以「投資」的觀念來評估計畫的有效性,這有賴大家改變思維,建構一個鼓勵容錯、勇於嘗新、負責任的新機制,有效利用預算並講求成效,才能讓小循環所投入的資源在五到十年後開花結果。